雖說嘉義的小吃多到不勝枚舉,但偶爾還是想要窩進咖啡廳裡發呆一陣子;又或是遠離人潮跟毒辣太陽,到餐廳享用舒適而不受打擾的正餐。
「初·仨食」就是一間我很喜歡的日式定食,老屋翻新的懷舊裝潢,加上現炸的厚實多汁豬排,替我的嘉義旅程增添了不一樣的美食色彩。
--
「初·仨食」就位於這次下榻的「葉綠宿。漫漫回嘉」後巷,一旁則是同樣需要排隊的拉麵店「煙拉麵けむり」。由於座位數不多,加上無法訂位的關係,所以假日用餐時間在外頭等候了約半小時左右。
以老宅改造的「初·仨食」,仍保持著懷舊氛圍,但不是像「木商咖啡」那樣可以狂按快門的美店,而是有著復古的雕花窗框,搭配磨石子地板,還有隨處可見的木製傢俱,像是回到老家般的舒適愜意。
內用空間並不大,座位也不算寬敞,一人一份套餐就會佔滿整個桌面,是稍微可惜一點的地方;而往後走則有一個較為獨立的空間,稍微寬敞些。
但是相較於夜市或是小吃的環境,「初·仨食」對我來說已是好上許多,尤其是走沒幾分鐘就會逼近中暑、炎熱的夏季。
餐點採現點現做,店員僅有兩位,但兩位分工明確,一位主要負責炸台,一位則是點餐、收桌、處理附餐,流程算是俐落順暢,加上座位數不多,所以候餐時間並不需太久。
--
--
▲里肌豬排(原味) $250
套餐份量挺剛好,算是有飽足感的組合。
里肌跟腰內的差別,就是部位的油花分布差異,里肌多了側邊的塊狀油脂,會有明顯的口感差異。
有別於炸豬排的解膩好夥伴-高麗菜絲,「初·仨食」的配菜是醃蘿蔔、七味粉杏鮑菇以及胡麻醬花椰菜,都為冷盤類型,調味不重,吃起來頗為清爽,但稍微美中不足的是單品似乎不太會作更換,我想,這應該是兩人作業所做的取捨。
▲腰內豬排(原味) $250
現炸的豬排果然不會讓人失望,不僅透著玫瑰色般的色澤,還冒著蒸氣。稍粗的麵衣咬起來喀滋作響,腰內肉肉質軟嫩不已,伴隨著肉汁,真的超級滿足,單吃不沾佐料,原味就很美味。
當然,如果想要再增添些風味,玫瑰鹽或是豬排醬都是不錯的選擇。吃豬排飯,我很在意的是白米飯,粒粒分明、口感不錯,有在水準之上。
附餐的味噌湯裏頭還有不少的洋蔥及高麗菜,口味主要來自於食材本身,以及淡淡的味噌風味,是有用心也不會過於負擔的一道湯品。
套餐配置挺齊全,除了配菜、湯品之外,還有附一杯微糖紅茶,一樣走的是清新淡雅路線。
--
初·仨食 / FB
地址:嘉義市西區蘭井街361號
電話:0983-337-266
營業時間:12:00-15:30、17:30-20:00(周三周四公休)
※備註:無訂位服務 / 免酌收服務費 / 每人低消$120 / 僅收現金
(用餐日期:2025/2)
--
▖ 延伸閱讀
嘉義西區—東和香腸店|手工灌製台式小吃 炭香肉香花生香盡在一攤|垂楊國小
嘉義東區—蘇傳統紅豆餅|傳統銅板小點 是過於濕軟與甜蜜的負荷|延平街
嘉義東區—阿宏師火雞肉飯|油蔥系鮮嫩火雞肉片飯 超人氣火雞肉飯排隊名店|光華路
嘉義東區—羅山生炒鱔魚麵|炭燒味生炒鱔魚麵只賣四小時 隱藏角色青蛙腰只晚來吃不到|延平街
嘉義東區—體育館海鮮碳烤|美食Youtuber激推人氣熱炒 重油重鹹難以招架|垂楊路
嘉義東區—巴倫司康 Baron Scones|嘉義司康代名詞 挑戰全台最強司康|文化路夜市、公明路
嘉義西區—老張麵店|大碗公乾麵與豐富滷味的平價飽足體驗|平等街、興嘉公園
嘉義東區—生炒螺肉(即將搬遷)|一味熱賣三十年 辛香脆口人氣爆棚小攤販|文化夜市
嘉義東區—阿環蚵嗲|古早味懷舊炸物 炸米糕韭菜捲現身在地攤販|民族路、文化公園、嘉義女中
嘉義東區—嘉義品安豆漿豆花|酸甜清爽 盛夏必吃檸檬焦糖水豆花|文化夜市、文化公園、嘉義女中、嘉義圓環
嘉義東區—Supiidoスピード|以日系咖啡姿態 伴著百年古蹟仁武宮共生共存|中央廣場、仁武宮、北榮街